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边陲小城蝶变投资热地,古蔺做对了哪些事?丨万千气象看四川·古蔺专场⑥

2025-10-21 20:40:15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魏文红责任编辑:张萍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唐千惠)在2023年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主办的招商引资发展论坛上,古蔺县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县城”。曾经被视为“边陲之地、交通不便”的古蔺,如何蜕变为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在10月21日举行的“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古蔺专场上,古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光勇详细介绍了古蔺做的“三件事”。

微信图片_20251021160224_98_447.jpg

古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光勇答记者问(乔薇 摄)

“拓展项目转化渠道,我们主要从三个维度发力。”据赵光勇介绍,第一,向上争取抓转化,紧盯重大政策资金导向,提前谋划储备了项目593个、总投资3653亿元,确保政策一来就能对接上。第二,招商引资抓转化,建立“产业链长+牵头部门+承载地”招商体系,把最精干的力量、最专业的队伍配置到招商一线,今年已新引进项目33个、总投资183.21亿元。第三,强化论证抓转化,成立了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保4个部门牵头、行业部门配合的“4+N”项目论证机制,专门落实1亿元用于开展前期工作,不断提升项目成熟度,确保一旦有投向,我们的项目能够拿得出、用得上。

第二件事情,便是推动项目落地见效。“总结项目建设的堵点,总是绕不开土地、资金、审批。”赵光勇表示,对此,古蔺建立了全县项目推进服务中心,分小组、分片区每周下沉项目一线,专职协调项目建设难点和堵点。供地方面,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入市等方式保障用地,同时快速推进批文获取、方案审批、专班征拆等各项工作有机衔接,确保“拿批文即拿地,拿地即开工”。资金方面,搭建了银企对接平台,定期召开政会银企座谈会,更大力度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今年以来已助企融资60.35亿元。审批方面,通过流程重造、业务整合、专班服务,推行“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在全省率先实现4个工作日内11证齐发,项目审批时限缩减97.7%。

第三件事情,是激活营商环境活力。一方面,古蔺跳出政务服务思维方式,整合社会服务、市场服务等资源,为企业提供增值化服务76项;在招商洽谈阶段,县属国企提前介入企业需求,定制化配套建设厂房、水电等基础设施,有效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古蔺以项目建设构建产业生态,实施茅溪九坝、天富等百亿级酱酒项目,构建了以古蔺经开区为核心,太平、二郎、茅溪、永乐四大组团为骨架的酱酒产业集群,从原料供应到产品包装、从物流运输到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生态正在加快形成,整体投资吸引力不断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