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每年的8月—10月,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的石榴就进入收获季。漫山遍野的石榴似火映红,果农采摘、装车的忙碌身影,收购商们的笑声与排成长龙的货车,共同组成了一道丰收的美丽风景线。石榴从“温饱果”变成“致富果”,背后涌动着金融的脉动。
近年来,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会理市支行,以信用村建设为抓手,以“石榴贷”等特色贷款产品为支撑,把“金融活水”引进田间地头,让一个个普通农户有了扩大规模、改善设施的“第一桶金”,让一个个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石榴之乡迎来金融“甘泉”
9月底、10月初,在会理市红拉村的路上,沿途都能看到许多石榴的采集点,果农们将刚从山上采摘下来的石榴一筐筐装车,大小货车拉着满满的货框,进进出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今年雨水丰富,石榴长得可好了,大丰收。”古桥村村民李大姐笑嘻嘻地说。来自重庆、成都的客商提前半个月就来会理蹲点收购,在收购点前算着货量:“一天能收八九吨石榴,全拉走销往全国。”
石榴园
会理市被誉为“中国石榴之乡”,2025年石榴种植面积达46万亩,产量突破80万吨,产值攀升至63亿元。这份亮眼的数据背后,有金融的有力支撑。
“这些年,想种石榴,我们会想着找邮储银行贷款,因为是信用村的村民,不用抵押也能授信。”李大姐表示,会理的石榴产区,无论是带头致富的大种植户,还是一般的果农,只要是沉下心来专心种石榴的,都不会为贷款资金发愁。
“最开始,一户农户最多能贷款5万元至8万元,如今通过‘石榴贷’,户均授信已提升到20万元,大户甚至能获得80万元的支持。”邮储银行会理市支行行长郭波表示。近年来,该支行坚持“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大力推进信用村建设。截至目前,邮储银行会理市支行已累计在信用村投放涉农贷款资金5.22亿元,为农户扩大规模、改善设施提供了坚实支撑。
信用村点亮果农“致富梦”
在红拉村,果农顾永军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20年前,他只有两亩石榴地,依靠修摩托车维持生计。“那个时候,种石榴是为了给家里多找一份收入。”顾永军没有想到,石榴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2022年遭遇干旱,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20多亩石榴濒临枯死,他急需资金修建水池、购买水管和肥料。
“这在当时,20多亩石榴算得上是我的主要经济收入,几乎是我的全部家当了。”就在顾永军愁眉不展的时候,碰巧遇到了邮储银行会理市支行的客户经理下乡来进行产业调查,走访村户。在了解了邮储银行有“石榴贷”这样一款灵活的惠农产品,再加上红拉村是信用村,顾永军有资格进行信用贷款,他喜出望外,当即就向邮储银行的客户经理提出,贷款9万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邮储银行工作人员与顾永军正在进行交流
“从那年开始,日子好了起来。”顾永军感慨地说。凭借信用贷款,他的石榴地从20亩扩展到80亩,还新建了4000立方米蓄水池。如今,石榴年产值近100万元,还带动村里20多名劳动力就业。他不再只是果农,还在去年4月,用种石榴赚来的钱,在村里主要的干道旁开起了村里规模最大的百货商店,每逢石榴丰收季节和重要的节假日,百货商店客似云来,每天的毛收入都能达到1万元。
不仅如此,围绕着石榴产业的发展,顾永军还租下五金店和三轮车店,为村民采运石榴提供了运输工具,两个儿子也返乡投身到石榴的电商销售运营中。“以前靠修摩托车维持温饱,现在靠着石榴产业发展一年能有近百万元的收入。”顾永军说,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变化,他最想感谢的是最初愿意给他贷款9万元的邮储银行。
不仅是红拉村,在铜矿村、古桥村……会理市所有被邮储银行建设的信用村里,类似的故事都在发生着。邮储银行会理市支行的客户经理罗红既是银行人,也是古桥村人。谈起家乡的石榴,她一脸自豪:“不是我吹自己的家乡哈,我们会理的石榴籽色泽鲜红,品质比别处更好。”在她的眼里,信用村建设不仅带来了贷款额度的提升,更带来了村民信心和观念的转变。
“2012年,我们向会理第一个种石榴的村子开始投放贷款时,泥土路、荒地,进一次村浑身都是土,下雨天,满身是泥。到如今,我们建设的信用村几乎覆盖了会理市石榴产区的八成,绝大多数的村子都有了自己的石榴园、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从土房子变成了砖房、二层的小洋楼,10余年的变化,既是产业壮大的印记,也是信用体系深入乡村的印证。”郭波,在信贷战线上干了20年的会理本地人,他述说着家乡因石榴产业带来好光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坚持从事金融工作的责任和意义。
从“一村一贷”到全域兴农
会理石榴产业的繁荣,是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到2025年8月,凉山分行累计发放线上信用户贷款约21亿元,破解了农户“贷款难、贷款慢”的老大难问题,用实践做到了从“一村一贷”走向全域兴农。
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在信用村建设中,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即录即评、额度试算”。客户的授信额度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循环支用,不仅提高了贷款效率,也让农户真正感受到“信用值钱”。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积极推动“邮银协同”,将信贷支持与电商平台、物流网络结合,让凉山州的石榴、烤烟、黑山羊、茭白等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地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石榴贷”的设计也更贴合农户需求。据介绍,贷款额度最高可达80万元,3年额度有效期内随借随还。客户经理背着移动展业设备走村串户,农户只需在微信群里报个名,就能在家门口完成贷款申请。截至2025年8月末,会理市支行累计发放“石榴贷”6.5亿元,成为石榴产业发展的“金融靠山”。
彰冠镇万亩石榴园区
“已经建设得比较好的信用村,我们继续保持;产业规模还需要拓展的地方,是我们下一步重点发力的方向。”郭波说,尤其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邮储银行会理市支行将精准对接返乡创业者、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群体的融资需求,助力一批农业经营主体成长为会理市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像顾永军这样年收入八九十万元的大户,我们要培育10户、20户,甚至更多,让乡亲们都能靠产业增收。”
一枚石榴,凝聚万千果农的心血;一笔贷款,点燃产业发展的希望。邮储银行会理市支行以信用村建设为抓手,把金融服务嵌入产业链条,把“真金白银”送到田间地头,不仅滋润了石榴产业这片“致富果园”,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放眼凉山,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的全面布局,正把信用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铺就一条金融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富之路”。
(墨尘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