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从理念走向实践,绵阳市平武县正以“报恩飨礼”区域公用品牌为战略支点,通过构建科学标准体系、创新多维营销矩阵、讲述深度生态故事,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报恩飨礼”系列生态农产品
近日,在四川超级足球联赛绵阳主场比赛现场,平武“报恩飨礼”的展销专区人头攒动,高山绿茶的清香、黑猪腊肉的醇厚、山野菜礼盒的天然,吸引了无数市民驻足品尝、咨询采购。这生动一幕,正是平武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推动生态农产品迈向更广阔市场的缩影。
“报恩飨礼”品牌战略深入实施以来,品牌影响力与市场价值持续攀升,已然成为平武县一张熠熠生辉的“生态名片”与“金字招牌”,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标准筑基 构建品牌发展“四梁八柱”
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品质,而品质的保障在于标准。平武县深刻认识到,要打造真正立得住、叫得响、走得远的区域公用品牌,必须将标准化建设置于核心地位。
2025年,平武县统筹衔接资金与食药同源专项资金共计120万元,专项用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广项目。该项目聚焦品牌管理办法的制定、产品技术标准的完善以及运营机制的创新,旨在为“报恩飨礼”品牌的长远发展系统构建起坚实的“四梁八柱”。今年6月,县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联合对前期形成的制度成果进行了初步审核,确保各项标准既遵循科学规范的普遍原则,又紧密贴合平武地方特色与产业实际,具备高度的可行性与前瞻性。
针对以往品牌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管理主体缺位、标准覆盖不全、执行力度不足等痛点与难点问题,平武县已明确将设立品牌专职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这一举措将有效解决品牌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各项标准与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同时,平武县正逐步完善从种养源头到加工、包装、仓储、物流再到终端销售的全流程标准体系,致力于推动“报恩飨礼”品牌从追求“规模扩张”的初级阶段,向注重“质量提升”与“价值创造”的高级阶段转型升级,为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维拓市 生态好物“香飘”全国
酒香也怕巷子深。平武县深知,优质的生态农产品只有走向市场、被消费者认知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为此,平武县以“每月一主题、月月有惊喜”为总体营销思路,依托“熊猫走天下·生态进万家”这一成熟平台,持续在成渝地区重点城市的大型商超开展年货节、野菜季、绿茶推广季等系列主题营销活动,精准对接不同时节的消费需求。展望下半年,平武县还将适时推出“黑猪季”专项推广行动,以进一步激活秋冬季节的消费市场,为品牌销售再添新动力。
“七进”工程(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商超、进酒店、进景区)的深入推进,是“报恩飨礼”拓展市场的重要抓手。目前,“报恩飨礼”已成功走进多个省直机关、市级办公区及城市社区,并与省内外多家大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实现了单位集采与员工自采相结合的多元化采购模式。同时,品牌积极拓展年轻消费群体,成功入驻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绵阳本地高校等校园市场,通过“体验式消费”“文化宣讲”等创新形式,让“报恩飨礼”的生态理念与产品魅力深入年轻一代心中。
“报恩飨礼”产品走进第十一届四川农博会
展会是品牌展示形象、拓展渠道的重要窗口,平武县对此高度重视。“报恩飨礼”的展会版图正不断扩大,从国内的重庆消博会、沈阳世界粮食大会,到第十一届四川农博会,再到首度惊艳亮相新加坡国际食品与酒店展等国际舞台,“报恩飨礼”携旗下23款获得“天府乡村”认证的优质产品,自信地登上了国内外重要展会的舞台。这不仅是对平武县“森林四库”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平武生态农产品迈向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产销模式上,“报恩飨礼”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品牌旗舰店的成功落地,为消费者提供了沉浸式的购物体验;“报恩飨礼”厨艺大赛等IP的精心打造,以美食为媒提升了品牌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关注度;高校平台的深度入驻,培育了未来消费市场;与山野集市等新兴业态的合作,则进一步丰富了销售场景。截至目前,“报恩飨礼”品牌累计开展各类推广活动83场,总销售额突破6484万元,其中重点主题活动的线上线下销售额亦突破220万元,通过网红直播等形式实现的产品预售量更是高达5万斤。这一系列数据,充分彰显了“报恩飨礼”品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与发展潜力。
立体传播 讲好生态故事提升品牌文化软实力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是故事。平武县着力构建“高端推介+媒体矩阵+场景广告”的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推广体系,持续提升“报恩飨礼”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与美誉度。县领导亲自带队赴国外开展专题推介活动,向国际客商生动讲述“报恩飨礼”品牌背后深厚的生态理念、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卓越的产品优势,展现了平武对外开放的决心与品牌自信。同时,企业营销团队也积极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展会及商务活动中精准发声,多角度、多层次扩大品牌影响力。
市民选购“报恩飨礼”生态农产品
在媒体宣传层面,“报恩飨礼”品牌获得了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并推出了多期专题深度报道,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此外,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图文、博主测评、直播等形式,增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品牌形象更加鲜活、深入人心。
线下广告的精准投放,则进一步强化了品牌的视觉冲击力和市场渗透力。“报恩飨礼”的广告已覆盖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绵阳南郊机场以及成绵广高速等重要交通枢纽和人流密集区域,实现了对过往旅客的有效触达。在平武县内,豆叩羌族乡等特色乡镇还通过公交广告与宣传资料发放等形式,强化地方特色茶品等优势产品的推广,让“报恩飨礼”品牌元素自然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场景,潜移默化地提升品牌认知。
品牌有根 传承感恩文化共享生态价值
“报恩飨礼”品牌之名,源于平武大熊猫和报恩寺两大地域知名IP,选用平武特色建筑“报恩寺”命名,融合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延伸为平武人民对自然馈赠的敬畏、对生态保护的坚守以及对品质承诺的回馈。旗下诸如平武中蜂蜜、果梅、红鸡、天麻、茶叶等系列产品,均源自平武县得天独厚的优质生态环境。全县目前拥有67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这些“硬核”认证为“报恩飨礼”品牌的卓越品质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也彰显了平武生态农业的深厚底蕴。
“报恩飨礼”品牌的打造,不仅有力带动了平武县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更切实有效地助力了农民增收致富。通过“基地+企业+品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中蜂养殖户年均增收约万元,果梅种植户的产品销量与收购价格也实现了稳步提升。品牌的发展还带动了“产品引流—文旅体验—产业延伸”的良性经济循环,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报恩飨礼’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品牌,它更是平武县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平武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推进品牌标准化建设与市场化推广工作,让更多人通过“报恩飨礼”这扇窗,感受平武的生态之美、文化之韵,共享平武生态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为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平武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任露潇 四川经济网记者 张宇)
(图片由中共平武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