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甘孜讯(记者 杨琦 文/图)10月24日,甘孜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在康定举行“辉煌75载·奋进新甘孜”建州75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文旅之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全面展示甘孜州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发展成果、创新举措以及未来规划,回应社会关切,解答媒体和公众对文旅行业发展中的疑问,宣传文旅之州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全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悉,“十四五”时期,甘孜州文旅核心指标增幅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全州累计接待游客超1.8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破2000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90%、100%以上。其中,2024年延续稳健态势,接待游客4385.0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81.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5%、6.26%,稻城亚丁、木格措、墨石公园等重点景区单日最高接待量屡破纪录。
五年来,甘孜州A级旅游景区总量达到115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从15个增至30个,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总量位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了6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了3个天府旅游名县和3个天府旅游特色县,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基卡依村更是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理塘格聂之眼(泽仁汪堆 摄)
五年来,甘孜州文物资源总量跃居全省第一。全州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达1325处,其中国保17处、省保81处、州县级1227处,总量位居全省首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点939处。稻城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同时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国际十大考古新闻”的殊荣,并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是全省唯一获此三重殊荣的重大考古发现。
五年来,甘孜州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总量跃居全省第一。州级以上非遗项目总量达到1196项,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4项、国家级25项、省级140项,总量和增量均居全省首位。非遗传承人队伍规模壮大至2205人。康巴文化、嘉绒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列入省级实验区。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五年来,甘孜州文旅宣传影响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全州构建了高效的传播矩阵,累计实现超350亿次的信息传播量。“丝路甘孜·川西秘境”“全网招募甘孜代言人”等话题阅读量均达数亿次,热度全省第一。G317高原丝路文化走廊“丝路甘孜·川西秘境”品牌斩获国际艾奇奖数字文旅创新类金奖,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文旅品牌。

雅江草原赛马
五年来,在资金争取与政策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甘孜州制定出台了《甘孜州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措施》,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要素,州财政兑现奖补资金6600万元。同时,争取文旅专项资金1.4亿元、灾后重建恢复资金超1亿元,成功申报省级文旅融合示范项目15个,获省级补助资金1.32亿元。争取旅游基础设施专项债券项目10个,总投资29.54亿元,发行债券额度10.43亿元,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五年来,甘孜州文旅产业融合与富民实现重大突破。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就业成效显著,创造直接就业8.3万余个,吸引专业技术人员4800余人,解决本地群众就业7.8万余人,间接带动就业近14万人。截至2024年底,全州涉旅企业达3.4万家,产业根基坚实,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五年来,甘孜州文旅基础设施与技术攻关实现重大突破。全州旅游接待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民宿总量从2020年的320家增长至2024年的3360家,其中成功创建102家高等级民宿,包括16家五星级民宿,极大丰富了游客的高品质住宿选择。在高海拔地区成功实验并推广了环保厕所技术,攻克了极寒环境下运维难题,成为全国首创。创新推进文旅驿站建设,建成集能源补给、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驿站47个。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