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雅安荥经:大通桥村开办“乡村电商课堂” 为乡村治理注入“新动能”

2025-10-27 10:10:32 稿件来源:推广 编辑:易陟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高艳

近日,雅安市荥经县大通桥村的会议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课正在举行。讲台上,来自荥经的本土电商达人李桃正举着村内特色农产品,向台下坐着的村民和村干部们讲解如何用手机给它拍一张“靓照”。这看似简单的一课,正是大通桥村以培育本土电商人才为切入点,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新农具”赋能: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

以往,村民们手机用得熟,但多半是用来刷刷视频、打个电话。自家的竹笋等农产品再好,也只能等着商贩上门,或者起早去集市上卖。“我们有好东西,但‘养在深闺人未识’。”一位村干部道出了痛点。

本次培训正是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课程没有空泛的理论,全部围绕村民们的“家当”展开:如何利用自然光给竹笋拍出诱人的质感,如何将挖笋的过程编成一段有烟火气的小故事,如何在电商平台上准确展示农产品的优势……这些“接地气”的内容,让村民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以前觉得开网店、拍视频是城里年轻人的事,今天一听,原来我们也可以试试看。”一位参与培训的村民兴奋地说。将手机这个“旧工具”转化为发展生产的“新农具”,正成为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连接广阔市场的第一步。


人才“孵化了”:从“旁观者”到“乡村主角”的转变

乡村治理的核心在于“人”。大通桥村的电商培训,其深层目的不仅仅是“卖货”,更是“育人”。通过培育一批扎根乡土、熟悉网络的“新农人”,让他们成为乡村治理的活跃细胞。

本次培训的设计体现了这一思路。课程不仅教授拍摄技巧,更着重引导村民们如何发现和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下一阶段,学员们还将学习视频剪辑和直播技巧,并最终在即将到来的重阳节活动中,扛起设备,独立创作一部关于乡村治理的短片。

“让村民自己拍自己的故事,意义完全不同。”大通桥村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能让他们熟练掌握电商技能,更能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主动去观察、理解和参与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记录者’和‘主人公’。”

治理“新路径”:电商思维与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

将电商人才培育融入乡村治理,是大通桥村的一次创新尝试。它预示着一种新的可能:乡村治理不再仅仅是修路、保洁等硬件投入,更是通过引入新观念、新技能,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

当村民们学会用镜头语言展示农产品时,他们也在学习如何更专业地打造本土品牌;当他们学着为视频编写脚本时,他们也在思考如何更有条理地讲述乡村的文化与风貌。这种能力的提升,将为乡村带来更长远的活力。

据悉,学员们将在10月29日的重阳节活动中,首次公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拍摄。

(陈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