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IP为钥 品牌为魂:西充有机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025-10-27 18:01:31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魏文红责任编辑:张萍审核:张瑞灵

深秋时节,西充大地浸染橘红橙黄,处处跃动着有机产业的蓬勃生机。天马山柑橘产业园内,“橙小弟”IP指示牌随风轻晃,游客扫码便能追踪果树的生长轨迹;占山乡氧森谷红薯基地,“薯大哥”经过加工,正通过电商发往全国……从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有机产地,到如今“声名远播销全国”的产业标杆,西充县以“桃子姐、薯大哥、橙小弟、辣妹子”四大IP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品质筑基、品牌赋能、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

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破局之困:为何要以IP叩开品牌之门

“早年种有机蔬菜,口感比普通菜甜多了,却只能按普通价卖给批发商,一斤赚不到两毛钱。”西充有机蔬菜种植大户谭松蹲在自家菜地里,手指划过翠绿的菜叶,语气里仍带着当年的无奈。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西充自2003年与有机结缘,如今已建成120个有机生产基地,总面积达28万亩。“规模上去了,可效益却没跟上。”西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张家国坦言,曾经伴随着产业壮大,“有产品无品牌、有品质无名价”的矛盾愈发尖锐——充国香桃甜度达标,却卖不过外地知名桃种;二荆条辣椒辣香十足,却只能当原料低价出售。

面对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有机产品需求旺盛,但“西充有机”因缺乏辨识度,难以赢得信任。“得让农产品‘开口说话’,用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把‘有机’的价值讲清楚。”西充县有机农业发展中心主任陈志川的话,点出了破局关键。

川东北农产品精深加工园

于是,结合四大特色农产品的特质,“有机四侠”IP应运而生:甜美多汁的充国香桃是亲切的“桃子姐”,朴实营养的黄心苕是憨厚的“薯大哥”,活力饱满的西凤脐橙是灵动的“橙小弟”,热情火辣的二荆条辣椒是飒爽的“辣妹子”。这些带着乡土气又鲜活的形象,一下拉近了农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

破壁之举:如何用多维发力塑强品牌

IP是钥匙,但要打开品牌的大门,还得靠“品质为基、产业为脉、融合为翼”的多维发力。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西充为“有机四侠”IP立下“三重准入、全程监管”的铁规:先用有机认证,再达专属质量标准,每月还要接受随机抽检。在天马山柑橘产业园,每棵果树都挂着专属“健康档案”,开花、结果、施肥、防虫的信息实时上传,扫码可溯全程。

“近几年,全县有机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6%以上,这就是我们IP品牌的底气。”西充县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主任何莉萍语气坚定。2025年6月,《西充有机黄心苕标准》发布,填补了国内有机薯类全链条标准的空白。

有机农产品展示现场

产业链延伸,让农产品‘吃干榨净’。“薯大哥”经历“七十二变”:黄心苕被加工成有机薯酥、有机薯粉,连薯渣也成了饲料;“橙小弟”的产业园,四季皆景,农旅融合;“辣妹子”则化身油辣椒、泡椒、豆瓣酱,销往全国;“桃子姐”同样精彩,春花夏果吸引八方宾客,书写着从枝头到舌尖的“桃”醉篇章。

这种“全利用”模式已在西充的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内成熟运转。17家企业聚焦六大加工领域,年加工农产品3.5万吨,产值超30亿元。“品诚”柑橘通过冷藏加工,保质期延长3个月,拿下2024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盛祥玫瑰开发出精油、食品等4大系列20多个品种,成为国内唯一同时获中、欧、日、美等4方认证的玫瑰制品企业。

为提升西充农产品影响力,当地通过“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构建起以有机认证为基础、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企业特色品牌为支撑的品牌体系。充国香桃、西凤脐橙等4个产品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竹娃娃”“充国香桃”等6个品牌获四川省著名商标。

目前,该县以“好充食”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已培育85个有机品牌,145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1个区域品牌统领多个地标产品、“天府粮仓”精品、名特优新产品及著名商标的“1+N”品牌集群格局,共同筑牢“西充有机”金字招牌。

国内外有机人才参观西充有机种植基地

破茧之果:品牌赋能如何实现双向共赢

以IP为钥,以品牌为魂,西充有机产业终迎破茧成蝶,实现了生态与效益的双赢。

产业提质,产值翻番。西充有机产业综合产值从2019年的不足20亿元,跃升至2025年的40亿元,58家有机农业企业随之壮大。四川天马山生态农业、新川蒲食品科技拿下“有机品牌创新力量奖”,成了全国有机农业的标杆。

“以前卖原料,利润极低;现在卖品牌,附加值翻了好几倍。”四川省盛祥玫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春林介绍,其产品已远销23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7000万元。

电商销售农产品现场

营销渠道上,线上与京东、东方甄选等平台联动,“老疯杨”直播基地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突破6100万元;线下,全国12家旗舰店、600多个超市专柜,250余个配送中心铺开,4800亩订单农业实现“以销定产”。

品牌崛起的红利,实实在在落到了农户身上。全县3.2万“新农人”通过有机种植、加工、旅游服务实现就业。“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的模式,让一批批小农户抱上了大集团的“大腿”,走上了有机致富路。

从“全国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到“亚洲全域有机发展杰出奖”,再到“全球有机农业十大典型案例”,“生态田园·有机西充”的品牌形象日益深入人心。

“西充的实践证明,有机农业不只是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陈志川望着远处连片的有机基地,语气笃定,“我们会继续以品牌为魂,让更多西充有机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李同周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国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