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本报启动大型全媒体调研行,探寻产业进阶密码——解析兴川之基 见证工业力量

2025-10-27 19:23:13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魏文红责任编辑:张萍审核:张瑞灵

四川之兴,系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深刻变革;

兴川之基,扎根于工业经济挺起的“硬脊梁”。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31个制造业门类的省份,四川坚持工业兴省、制造强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加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坚决挺起经济大省的工业“硬脊梁”。

这是持续夯实的发展根基——四川电子信息、食品轻纺、能源化工3个产业规模先后迈上万亿级台阶,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医药健康3个产业正加速迈向万亿大关,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17条重点产业链,机器人、集成电路等25条产业新赛道加速成势,全省高技术制造业营收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2.6%。

这是澎湃向前的发展浪潮——“十四五”以来,四川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工业增加值总量从1.34万亿元增加到1.79万亿元,在全国排位提升至第7位,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更是位居前十经济大省第1位。今年前三季度,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速高于上年全年0.5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

“量”上连跨新台阶,“质”上实现新突破。量质齐升的背后,是四川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坚决践行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与担当。

深入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六大优势产业在全省构建以工业为主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持续发挥着主体支撑作用。

电子信息产业,“首位产业”引领新质浪潮——作为四川的首个万亿级产业,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能源电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优势领域,核心元器件、先进计算、通信及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新兴领域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今年前三季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以其强劲的韧性,彰显经济“压舱石”的担当。

装备制造产业,“大国重器”铸就硬核基石——肩负现代工业体系中枢、实现新型工业化重要引擎的使命,以成都、德阳、宜宾为核心,自贡、绵阳、广安为重点的产业集中区加速崛起,成德绵自凉航空航天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四川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营收、利润增速分别位列六大优势产业第1、第1、第4位。

食品轻纺产业,“川字号精品”夯实发展根基——托起民生保障,成就品牌传奇,四川已建成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9个,打造了郫县豆瓣、东坡泡菜、蒙顶山茶、遂宁肉罐头等产业聚集区,郫都中国川菜产业园、眉山中国泡菜城产业规模均已超过100亿元,培育了新希望、天味食品、竹叶青、宜宾纸业等大量行业龙头企业。

能源化工产业,“战略资源”赋能产业升级——四川已形成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磷硫化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是全国重要的天然气化工生产和研发基地;化肥、三聚氰胺、草甘膦、草铵膦、钛白粉、硝化棉、铬盐、氢氰酸及其衍生物等产品产能居全国前列。

先进材料产业,“硬核实力”筑基未来产业——四川已初步建成世界级先进材料产业基地,在全球材料工业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钒钛钢铁领域建成全球最大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光伏产业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太阳能硅料生产基地、锂电产业建成全国最大的锂电材料基地。

医药健康产业,“健康守护”彰显四川优势——四川中药资源品种数和道地药材数均居全国第一,中药饮片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中成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目前,已成功创建成都温江生物技术、岳池原料药、资阳口腔医疗器械3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为现代化产业体系锻造硬核支撑,为高质量发展激活强劲引擎。

产业“向新力”在巴蜀大地澎湃涌动——今年前三季度, 四川高技术制造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同比增长11.6%,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势尤为强劲,分别增长21.6%和20.2%。具体到产品端,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产量在一季度也实现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四川的奋进征程指明了方向。

使命在肩,奋进正当时。四川提出,将抢抓“十五五”战略发展机遇,加快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深入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更好支撑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时代潮涌,巴蜀大地宏图徐展。

征程万里,四川工业脊梁铮铮。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历史交汇点“以何兴川”产业调研行将循着产业的强劲脉搏,深入这片发展的热土,记录工厂车间里的转型故事,解读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崛起密码,感受新质生产力喷涌的蓬勃动能。

我们的目的:全景展现四川工业“硬脊梁”如何承托起一个经济大省的雄心与梦想,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画卷中,镌刻下鲜明的四川印记。

(四川经济网记者 唐千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