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深秋时节,在平昌县的连绵山野中,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药香,药农们正在采挖黄芪、丹参等道地药材,这里蕴藏着产业振兴的无限希望。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平昌县支行深刻把握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时代机遇,依托县域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提供“融资+融智”式金融服务,推动中药材生产向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精准滴灌中药材产业。
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有前景
平昌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这里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温润,有着“秦巴山区天然药库”的美誉,中药材资源丰富,具备发展中药材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当地政府立足这一资源禀赋,积极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深度挖掘特色优势中药材资源,大力培育金银花、黄精等道地药材品种。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6.43万亩,特色中药材产业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三级联动,链条布局有支撑
为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省、市、县政府三级联动纷纷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四川省政府将巴中纳入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规划,为平昌县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巴中市政府围绕“1+3”产业链布局,积极引导平昌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平昌县政府制定了《平昌县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从种植品种选择、种植技术推广、加工企业培育到产品研发应用,全链条给予政策支持与引导。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中药材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与农户投身其中。
融资融智,金融服务有力量
作为服务“三农”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该行积极发挥金融服务作用,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面对发展初期的资金短缺、资源利用率低等难题,该行紧扣县域发展战略,主动对接政府规划,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提供“融资+融智”贴心服务,累计获批11.2亿元贷款,成功投放贷款6.57亿元,用于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建设和林下经济产业升级,推动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
多方共赢,园区辐射有成效
平昌县中药材核心园区建设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林下经济和中药材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产业发展方面,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不断提升“平昌产、平昌造”中医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方面,项目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务工收入、技能培训等方式,辐射带动全县4000余名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并吸引返乡创业人员参与产业链各环节,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在生态环保方面,中药材加工环节的废弃物可转化为有机肥,反哺生态农业,形成绿色循环经济,助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
在平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农发行平昌县支行立足自身职能,聚焦中药材产业的痛点与需求,提供“一揽子”“一站式”金融服务,持续注入金融“活水”,从资金保障、产业链协同等维度持续发力,为中药材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注入更多金融动能,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创新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王海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