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唐千惠)11月6日,全国经济媒体社长总编四川行媒体团走进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汽轮机”)。

媒体团参观东方汽轮机生产线(乔薇 摄)
从重型一分厂总装车间的智能装配,到叶片加工“黑灯产线”的无人值守,再到东汽精神文化广场的精神溯源,这家扎根四川近60年的能源装备巨头,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引擎,铸就硬核报国重器,跑出产业升级加速度。
车间里的数智革命,直观展现转型实效。在重型一分厂总装车间,数字化装配流程一气呵成:“测量方案—扫描点云—拟合特征—模拟计算—出具报告”。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数字化赋能,国内最大火电机组集群的装配时间缩短了40%。

媒体团参观东方汽轮机生产线(乔薇 摄)
汽轮机叶片加工“黑灯产线”堪称数智转型的标杆。一组数据得以佐证——燃气轮机核心部件高温透平叶片在无人车间历经50余道工序精准加工,100余个参数实时监控,变形量控制在0.03mm内,质量合格率达99%,人均效率提升650%。焊接数字化车间内,智能机器人精准作业,一次焊接合格率接近100%。目前,该企业已建成9个数字化车间、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新质生产力持续释放。
踱步东汽精神文化广场,企业从三线建设初创、地震后坚韧重建到技术自主领跑的奋斗脉络清晰可感。
来自北方重装名城——黑龙江哈尔滨的《企业文化》杂志全媒体记者宋成,被这份跨越南北的重装产业共鸣深深触动。谈及东方汽轮机的发展优势,他说到:“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的整体构建很完善,人才储备和技术实力更是突出。特别是企业把积极践行新质生产力理念落到了实处,总装、汽缸、叶片、转子等全环节的自主制造,5G全连接的数字化装配车间,到处都是智能化的身影,这是东方汽轮机的自身亮点,也是引领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

媒体团在东方汽轮机合影(乔薇 摄)
数智赋能,重器报国。东方汽轮机不断实现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其自主研发的G50重型燃机,成功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从“0到1”的历史性跨越;而“华龙一号”核电汽轮机、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等一系列高端装备,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
不久前,东方汽轮机再传捷报:作为G50重型燃机的系列化产品,首款15兆瓦纯氢燃气轮机(G15H)正式发布。这不仅填补了国内氢能装备领域的技术空白,更标志着我国在大功率氢能应用方面跻身全球第一梯队,为零碳转型贡献出坚实的“中国方案”。
以东方汽轮机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德阳市正加快构建以高端能源装备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德阳研制的发电设备年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石油钻机出口量全国领先。全国每消耗4度电,就有1度来自“德阳造”设备。德阳制造涵盖了全国70%的气电机组、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以及30%的火电机组,在全国能源装备格局中的核心地位凸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