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刘婕)近日,在四川省气候中心提供的专业技术支撑下,四川省首笔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质押贷款在西昌市成功落地。该笔贷款以邛海湿地景区一、二、三期生态价值为质押物,由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为西昌海河文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1亿元贷款支持,标志着四川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长期以来,生态产品面临着“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的现实困境。四川省气候中心依托多年气候资源评估与生态服务技术积累,创新构建了以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关键指标为核心的VEP核算体系,对邛海湿地景区一、二、三期生态价值开展了系统性评估。经科学测算,该区域生态价值超过4亿元,为生态资产纳入金融体系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四川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气候监测—生态核算—价值转化—金融赋能”的全链条服务模式,气象部门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可量化、可验证的技术支持。特别是在此次VEP核算中,创新引入气候调节服务价值测算,为绿色金融产品设计提供了专业支撑。
“四川省气候中心在VEP核算中展现出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支持,为本次贷款的顺利落地提供了重要保障。”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战略客户部(绿色金融部)冷林表示,“特别是在生态价值量化评估方面,气候中心提供的科学方法和数据支撑,增强了金融机构对生态资产质押的信心。”
此次实践是四川省气象局深化"气象+金融"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通过精准量化生态产品的气候调节价值等核心指标,气象科技有效解决了生态资产抵押融资中的技术难题,为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下一步,四川省气象局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展生态气候资源评估应用,推动更多气象科技成果在绿色信贷、生态补偿等领域落地见效,为四川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更好地服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