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转眼,“未来”已来。
十年前,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被提出。十年间,互联网让世界的距离从千里到咫尺,也让命运的联系更加紧密。
11月7日,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又是一个十年之约。数字时代从过去到未来,改变了什么、还将改变些什么?站在“看得最远的地方”,答案就在会场内外、你我身边。
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图据视觉中国
互联网在怎样改造生活?巴蜀大地的每一处烟火里,都是鲜活的回答。
以普惠为底色,让数字红利直达民生末梢。数字技术是有温度的,它就藏在城市和乡野间的细微变化中。如今,“四川云教”平台覆盖2370所学校,惠及70余万师生,通过数字化技术让山区孩子与名校学子同上一堂课;2024年四川省互联网医院年诊疗量达2346.9万人次,远程会诊让偏远地区群众无需远行即可享受三甲医院服务;四川省“一网通办”实现国家部署的21个重点事项全域可办,群众办理业务不再“跑断腿”。数字红利,早已润物细无声,便利了每个人的生活。
以赋能为亮色,为产业升级迸发内生动力。它是GDP的“动力源”。如今的四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8.3%,人工智能作为四川的“一号创新工程”,2024年营收已超1300亿元。它更是促进万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已接近一半,川酒、川茶通过电商直播香飘四海,《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火爆,数字赋能文化产业出圈……数字赋能,成为四川经济最亮眼的增长极。
哪吒、敖丙形象 摄影/C视觉 吴枫
以协同定成色,区域联动绘就共富图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互联网极大地缩短了物理距离,也让合作变得顺畅。川浙“联心赋能”,川渝医疗检查结果互认,川渝174家图书馆“一卡通阅”,杭州余杭赋能广元苍溪打造“中国播谷”,四川企业国星宇航与广东企业开普云共建和维护太空智算中心,成都把积极参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提上日程……从跨省到跨国,越千里,通资源,是互联网,为一切提供了可能性。
一起想象、一起携手,让所想皆成所得,这,就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
乌镇时刻,从不缺想象力。当聚光灯再次照亮这里,新十年,世界对互联网的想象力,已经到了next level。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我国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将超过90%。在桨声灯影里的乌镇,我们提前窥见一个正在加速到来的“智在”世界。
从“效率至上”到“诗意栖居”。“智在”世界,“AI浓度”不断提升。从本届峰会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治理论坛”到“六小龙乌镇对话”,无不彰显这一趋势。当算法解锁国潮美学的文化密码,当算力成为非遗“数字守护神”,科技改变的不仅是效率,更打开了构建诗意生活的可能性。不是机器取代人,而是科技为人类腾出更多时间去感受、去创造、去体验。
从“智能工具”到“生活搭子”。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正不断拓展智能世界的边界。AI产业以前所未有的深度重塑经济社会结构时,更以细腻方式融入生活。当人们与DeepSeek深度对话,当AI融入健康管理全链条,当机器人灵活执行物流配送,智能应用正如涓涓细流,成为人们身边贴心的“生活搭子”。
技术的每一次延伸,都是数字文明向未来的又一次坚实抵达。
图据视觉中国
然而,科技这个变量究竟带我们驶向何方,终究还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用好它。纵观乌镇峰会,十年来,如何用好科技、同时避免被科技“双刃剑”伤到,仍是永恒的主题。
把握好智能人才这个筑梦关键。从航天报国的嫦娥、神舟、北斗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0至40岁,到DeepSeek研发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仅28岁,青年力量正成为推动技术变革的澎湃引擎。他们如未来火种,涵育一片融合开放学术氛围、雄厚产业基础与包容创新文化的沃土,让人才种子破土成林。四川近日首次印发《四川省人工智能人才引育专项实施方案》,就是明确系统构建人才引育的机制,筑牢人才根基。
培育好协同生态这个可能的孵化土壤。前沿技术的突破无法依靠单点力量,必须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打破壁垒。浙江持续深化“数字浙江”建设,积极开拓产业场景,强化数据与算力等基础要素支撑。四川同样在协同生态上积极布局。成都高新区“诸葛空间”推动大模型、机器人等核心企业空间聚合与产业链要素高效联动;全省正通过“算力+政策+场景”组合拳推动生态共融。
超拟人人形服务机器人 图据川观新闻
更要为人工智能系好“安全带”。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2024年AI风险事件总数较2022年激增约21.8倍,安全治理仍是长久课题。回看这十年,发展的不仅是互联网技术,更是网络安全的“四梁八柱”。除以技术对抗技术,更需不断完善制度、跟进机制保障。建立健全技术监测、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为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系上制度“安全带”,可以讨论的还有很多,可以合作的还有很多,不妨发挥想象力,提前预判细节风险,在一次次交流合作中,共同筑牢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安全底线。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打开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