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黄丝带”承载着宽恕、接纳与期盼的重量。在崇州基层,针对特殊人群的帮教工作正以“法度+温度”“管理+关怀”的系统模式推进,一线社工化身“回归引路人”,通过多元举措将帮教理念落地,为平安崇州、和谐崇州建设注入温暖力量。
公益载体搭桥梁,重塑社会价值认同
崇州市建立公益活动基地,定期组织服务对象参与社区清洁、敬老院志愿服务、助农收割播种等劳动。在汗水与付出中,服务对象完成了从“被管理者”到“价值创造者”的身份转变,被削弱的自尊心与社会责任感逐步修复,在收获认可中重燃生活热情。
专题教育筑根基,校准人生价值方向
以“一月一主题”为核心,构建“线上推送+线下实践”的专题教育体系。定期组织矫正对象走进禁毒教育基地、崇州市烈士陵园、成都市游击战争史料馆、福恩梦圆等场所,开展法治警示、红色文化、励志成长等主题活动。通过专家讲座、情景模拟、互动分享等形式,既提升服务对象的法律意识、明确行为边界,又疏导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为回归社会筑牢思想基础。
常态走访连民心,精准帮扶解愁盼
走访是帮教工作的“生命线”。社工坚持深入服务对象家庭,面对面坦诚交流,动态掌握其就业状况、家庭关系、生活困难及思想波动。依托这些一手信息,社工将宏观帮教政策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精准举措,让特殊人群切实感受到“社会关怀从未缺席”,有效消除他们回归路上的心理隔阂与现实障碍。

技能培训强本领,夯实就业融入基础
“稳就业”是特殊人群“安其身”的关键。崇州市先开展“就业需求调查”,再精准链接社会资源,开设汽修、烹饪、电商、竹编等实用技能培训课程。让服务对象掌握一技之长,不仅能重塑其生活信心,更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为真正融入社会提供“造血”支撑。
联动对接聚合力,构建协同帮教网络
帮教工作拒绝“单打独斗”。社工积极参与社区矫正管理局主导的定期工作对接会,在会上汇报工作进展、反馈难点问题,与各方共同研判个案、共享信息资源、共商帮扶策略,形成“信息互通、工作互动、力量互补”的协同格局。此外,还依托社区矫正对象人脉关系,建立“社企资源库”——凭借“同类更易理解接纳”的优势,为特殊人群就业帮扶搭建高效桥梁。
暖心案例显成效,帮教力量促转变
帮教实践中,不少故事让人动容:一名脊椎畸形、自卑且缺乏法律意识的服务对象,因冲动犯错后,在社工多次入户走访、协助找工作的帮助下,终于转变认知,明白“不是别人为难自己,而是自己曾让他人难堪”;还有一名矫正对象主动接收刑释人员就业,真正践行了“解决一人就业,挽救一个家庭,护一方平安”的理念。

多方携手再发力,共绘回归温暖图景
尽管帮教工作仍面临挑战,但在崇州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的指导下,在统战部、民盟等各方力量的关怀支持下,在社工、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黄丝带”凝聚的合力正不断增强。未来,崇州一线工作者将继续扎根基层,以专业、坚守与热忱织密帮教网络,为特殊人群点亮回归灯塔,持续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崇州市阳光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供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