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11月5日,晚上9点过,四川省青神县百家池村,田野空茫,屋舍沉寂,整个村庄都隐没在厚重的黑暗与凉风中。只有山头的一处果园,散发出一团光明,一场农产品直播正在进行。
果园里,一部手机架在三角架上,一名主播正对着镜头展示刚采摘的柑橘,声音格外洪亮:“直播间所见即所得,爱媛果冻橙,产地直发。”

正在直播的村民
这是百家池村村集体公司——橘香百家旅游有限公司与专业直播团队合作后的第6场直播。自10月31日开展首播以来,仅6天时间,直播间吸引10.5万人次观看。
百家池村现有柑橘种植面积5000亩,200余户村民的1000亩果园入股村集体公司统一管理。3年前,村集体公司瞄准线上销售市场,试图带着当地农产品“破圈”。“这几年电商发展快,线上销售的价格至少比线下的高20%。”百家池村党委书记刘如祥介绍,2022年10月,该公司设立宣传推广部,决定运营网络账号。1个月后,账号“刘书记的日常”发布第一条视频作品。之后,一有空闲,村集体公司宣传推广部便会拍摄制作一些视频,由刘如祥出镜,带着网友“参观”果园,记录树枝修剪、果树灌溉、无人机打药、生态除草等生态种植过程,展现果实由绿色到青黄,再逐渐转为橙黄,最终变为深红橙色的变化。特别是每年11月到次年4月的这几个月里,爱媛、耙耙柑、椪柑等陆续成熟,视频作品总会引来不少网友留言点赞,表示“看得口水流”。到目前,“刘书记的日常”已发布作品226个。
2023年11月18日,村集体公司尝试了首场直播,但效果并不好。那场直播,除了村干部进去“扎起”,没人在直播间下单。后来,他们又尝试过几次直播,但网络订单仍然很少。“都是我们村上的‘草台班子’搞的,人不专业,效果不好很正常。”刘如祥表示,处理村务、拍短视频、直播带货、打包发货……光靠村干部自己销售柑橘,力量是不够的。
“虽然没有起到卖货的作用,但起到了宣传作用,是我们村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刘如祥坦言,经过3年的积累,“刘书记的日常”在网上积累了不少人气。村集体公司宣传推广部顺势而为,在学习研究其他地方村集体公司直播带货成功案例后,得出结论:要真正把直播做起来,就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去做。”
从这几天的直播效果看,百家池村的选择是对的。“你看,已经卖了2872单,去年网上一年的销售量还当不了这几天直播的。”村集体公司宣传推广部负责人罗亚琴打开网店后台展示道。
罗亚琴是百家池村3组的村民,参加过县里的电商培训,在网上卖了几年柑橘,也拍过不少视频,但主要是做“幕后工作”,这几天,她却既当客服又当起了“主播”。虽然罗亚琴普通话并不标准,但熟悉当地柑橘种植流程,同时又朴实、充满热情,于是直播团队“就地取材”,将她和另外两位村民培养成了“主播”。
自从直播开启后,罗亚琴便会和另两名“主播”换着出现在直播间。一场下来,可以挣到“带货费”200元。“看到一哈儿就有人下单,就越说越起劲,越说越放得开了。”罗亚琴记得很清楚,她们的首场直播卖出了700多单。
除了出镜带货的4小时,罗亚琴就负责在直播间回复网友的提问。这个活儿随时随地都可以完成,让她成功从如何兼顾家庭和工作的困局中“破圈”。“家里有老人和两个小孩,小的孩子才3岁,没法出去打工。”罗亚琴说,现在,她每天下午5点按时去接孩子放学,这种灵活的工作方式让她既挣了钱又照顾了家庭。
从农产品的“破圈”到农民的“破圈”,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2024年,百家池村集体经济收益达6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万元,高出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17万元。“继续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是百家池村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的直播刚起步,虽然还只是五星铜牌店,应该很快就可以升成银牌店了,我们要争取尽快做到金牌店。”刘如祥计划着,未来,要系统性地开展农产品线上推广,把农产品变成农商品,让村里的粮油、蔬菜、土鸡、鸡蛋等农产品卖得更好。
(王丽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