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文旅 >新闻详情

文化+体验 建昌古城把它蕴藏的特色文化“整活”了

2025-11-11 10:10:32 稿件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甘雨竹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乐怡稼

青石板路蜿蜒延伸,明清建筑鳞次栉比,彝族银饰的叮当声与游客的欢声笑语交织回荡。这座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的建昌古城,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如今正以“保护+活化”为核心理念,通过文化挖掘、企业引入、美食活化、业态创新与活动展示五大维度,全面推进文旅融合,让六百年古城从单一观光向“文化+体验”综合业态转型。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建昌古城累计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招商率提升至52%,形成覆盖零售、餐饮、住宿、文化体验的多元文商旅生态圈。

3721b2510bccbfa1b849ec98ae8cf10a_84c8d304a6d44dae9667f81a0cc4bf55__t=1987782191393939458.jpeg

非遗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可触摸可体验”

“叮叮当当……”走进古城非遗工坊聚集区的吉库金银手作店,传承人吉库古坡正手持小锤专注敲打银片,火苗在熔炉中跳跃,十余道工序后,一块普通银料逐渐蜕变为带有彝族图腾的精美挂饰。“我是彝族银饰第十三代传承人。我们的吉库金银手作坊是一座活态非遗馆,旨在通过动态的非遗技艺展示而非物件冰冷的陈列,让更多人能亲手参与和体验制作过程。”吉库古坡告诉记者,作为彝族银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在坚守传统纹样的同时创新推出轻量化设计,让银饰更适配现代生活场景。

96e6ad876281a383bc6760646993cbc0_68caf917e8ee4184a8f110a26e0fe8ad__t=1987782149181546497.jpeg

吉库古坡正在烧制银料

西昌瑞和文旅有限责任公司策划总监程小茜在采访中表示,古城深度挖掘彝族服饰、银饰、漆器、彝绣等地域特色非遗项目,打破传统展示局限,成功将非遗从静态展示品转化为可触摸、可体验的活态文化。如今,除吉库金银手作外,彝族刺绣、漆器制作等体验项目遍布古城,既丰富了游客游览体验,又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提升了古城文化内涵。

文创多元拓展:串联地域文化“移动名片”

在古城府街的凉山文创体验店,货架上的产品琳琅满目:彝族漆器、南红玛瑙等传统工艺品与融入雪山湖泊元素的“山娃”IP手办、可爱的“凉山汉堡”娃娃等等,每一件商品都承载着凉山的文化记忆。“我们联合凉山州文创联盟引入一批文化企业,打造多个会员店,让古城文化产业多元化蓬勃发展。”程小茜介绍,该店作为联盟重要节点,既汇集全州17个县市特色产品,更构建起“线下体验+线上传播”的推广体系。

036777b41749eef7c1285784c89efa05_8e866511de4a40b99b6b139d1edefb9e__t=1987782109651148801.jpeg

“凉山汉堡娃”文创产品

“我们希望让文创成为游客了解凉山的窗口。”凉山文创店合伙人邓明盼拿起“凉山汉堡”娃娃向记者介绍,“这款产品把当下时兴的热点‘凉山汉堡’转化为可爱的趣味文创,受到了许多游客的喜爱。”游客在挑选文创产品时,可通过店内展示了解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这种“文化+产品+故事”的模式,让文创产品成为地域文化的“移动名片”,深受青年游客喜爱,目前凉山文创联盟已在古城布局多家会员店,形成覆盖全业态的文创销售网络。

文化活动搭台:非遗与旅游的深度交织

建昌古城同样一直坚持以文化展示活动为核心,近年来成功举办凉山非遗展示活动、民族文化演艺、西昌民族电影节等多项活动。通过原生态歌舞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民俗体验、电影展映等多种形式,将古老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体验深度融合。程小茜表示,这些活动既生动再现了建昌古城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底蕴,更让游客在参与中深刻感受到凉山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介绍,未来,建昌古城将继续通过文化挖掘、企业引入、美食活化、业态创新与活动展示,全面推进文旅融合,让悠久历史与现代体验交织共生,推动古城从单一观光向“文化+体验”的综合业态转型,显著提升古城的市场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焕发古城新活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