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硅碳“天衣无缝”结合 “宜宾造”固态电池负极材料获重大突破丨聚焦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

2025-11-12 16:50:34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何羽佳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宜宾讯(记者 杨波 文/图)11月10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前夕,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什集团”)联合四川华宜清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宜清创”)在宜宾发布了三款全固态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创新性地融合“生物质炭资源化利用”与华宜清创“一步法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技术”,让硅和碳“天衣无缝”结合,凭借高安全性、低成本、高比容量、低体积膨胀、长寿命等优势,“宜宾造”固态电池硅碳负极材料获得重大突破。

会议现场

普什集团是四川100强企业,产业覆盖现代包装、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部件、智能成套装备、新兴材料等领域。华宜清创位于宜宾市南溪区,2023年6月,依托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孵化成立。此次硅碳负极材料新产品的成功研发,标志着宜宾在抢占未来动力电池技术制高点上迈出关键一步,也为全国新能源产业技术升级提供了新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这个成果充分将宜宾当地的碳资源与华宜清的技术相结合,既有一定偶然性,偶然中又有必然,体现了创新的规律,可以说是一个科技创新的精彩故事。科技创新必须跟地方合作,才能更快落地。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创造了一个成果,体现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还初步验证了“老师当顾问,学生当老板”科技转化模式的成功。

“横跨液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的单一技术是负极材料的升级。目前,全球只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美国公司的,另一条是我们牵头发明的‘一步法合成技术’。”欧阳明高说,国外技术投资成本和生产能耗都很高,而宜宾诞生的这项中国自主技术路线,能耗较传统石墨工艺低,并且原料取自当地生物质资源,在成本、能耗及全固态电池应用性能上均具有显著优势。该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不仅推动了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更为宜宾打造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生态提供了强劲支撑,也是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效。

华宜清创公司董事长杨敏介绍硅碳负极材料

“硅碳负极材料新产品在热稳定性、低价格、低体积膨胀率及界面稳定性等方面表现优异。”华宜清创公司董事长杨敏介绍,此次新发布的PHSC-550、PHSC-1900和PHSC-2500三款硅碳负极材料,不仅有效降低了负极材料的生产成本,也实现了生物质炭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

据透露,普什集团与华宜清创首期将建10000吨硅碳负极材料产线,并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持续改进技术,共同提升产品性能,进一步实现规模化。

捐赠仪式现场

当天,普什集团与华宜清创携手向“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青年人才发展基金”捐赠50万元,用于支持在宜高校的优秀青年师生成长发展。该基金自2022年设立以来,已累计接收捐赠180万元,目前已规划使用资金120万元,为宜宾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生态提供支撑。

欧阳明高说,希望通过这个成果来培育人才,带出一支动力电池的年轻创新队伍。宜宾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和拥抱创新变革的城市,把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持续擦亮宜宾世界动力电池之都的品牌,宜宾明天会更美好。

签约现场

当天,活动还举行了硅碳负极项目签约仪式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华宜清创分别与宜宾市南溪区、普什集团进行了硅碳负极材料项目签约,与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

宜宾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毕胜表示,宜宾将持续优化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前瞻布局固态电池创新链,深化“江源行动”,攻坚固态电池关键核心技术,拓展更多应用场景,打造固态电池产业生态洼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