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电力 >新闻详情

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同心助丰收 党建红赋能产业兴

2025-11-14 16:48:15 稿件来源:推广 编辑:张肇婷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高艳

初冬的安岳县岳新乡猫山村,200多亩柠檬园里硕果盈枝,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然而,夏木家庭农场的主人夏木却喜中带忧,几十万斤柠檬迎来丰收季,采摘人手的短缺让这位藏族大姐犯了难。“眼看着熟透的柠檬要下树,可仅凭我们夫妻俩和几个工人,真不知道要摘到什么时候。”夏木的话语里满是焦急。

11月13日,一支特殊的队伍踏着晨露来到了柠檬园。他们身着红色马甲,胸前的党员徽章熠熠生辉,这是国网安岳县供电公司“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伍里既有彝族、土家族、蒙古族的员工,也有汉族同志。“夏木大姐,我们来帮你摘柠檬啦。”带队的蒙古族供电员工齐树军爽朗的声音让夏木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检查设备

没有多余的寒暄,队员们迅速分工,有的挎起竹篮穿梭在果树间,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柠檬摘下放入篮中;有的负责将装满果实的篮子转运到库房,动作麻利却不失细致;懂电工技术的队员则趁着采摘间隙,对农场的灌溉用电设备、保鲜仓库电路进行全面检查。“你家的配电箱接线有点松动,我们已经帮你加固好了。”土家族队员陈千伟一边收拾工具,一边向夏木介绍检查情况。

采摘柠檬

多民族组成的团队像一团流动的火焰,瞬间点亮了整片果园,不同民族的语言在这里交织,却丝毫不影响协作的默契。拥有柠檬种植经验的汉族队员代洪彦动作娴熟,指尖翻飞间,金黄的柠檬便纷纷入篮;彝族队员阿数小红主动承担起最重的转运工作,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笑着说:“我和夏木大姐一样,从高原来到安岳发展,我们更要团结互助。”夏木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说道:“你们真是及时雨,不仅帮我解决了采摘难题,还操心用电安全,太感谢你们了。”

采摘柠檬

休息之余,夏木特意从家中取出一枚金灿灿的奖牌,向队员们分享了自己荣获“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喜悦。她指着漫山的柠檬树,眼中闪烁着光芒:“十几年前,我和丈夫带着一把锄头,一头扎进山里种柠檬,各族同胞们给我们送技术、传经验,帮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如今这些‘金果果’能有好收成,离不开大家的支持。”

2013年,夏木和丈夫从服装厂返乡种柠檬,将200多亩柠檬园逐步建成拥有1500平方米库房、200平方米冻库的大型农场,并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网全覆盖。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灌溉、制冷设备用电需求激增,国网安岳县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响应,新增变压器、架设专用线路,彻底打通农场用电“堵点”,为全产业链发展筑牢电力根基。

分享喜悦

党徽映初心,同心谱新篇。国网安岳县供电公司以“多民族党员服务队”为纽带,将民族团结力量融入农场电力保障,为柠檬“种、储、销”全链条保驾护航。服务队不仅定期上门细致检修冻库压缩机、灌溉水泵等设备,还帮助夏木在柠檬灌溉、套袋、采摘等全过程排忧解难。

“夏木大姐用双手把荒山变果园,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周边乡亲增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蒙古族队员齐树军感慨道。今年,柠檬出口价格创历史新高,夏木农场也开始启动了电商销售,队员们加大了对农场的上门服务频次,队员们就像走亲戚家一样,与夏木一家人无话不谈,用亲切的沟通和热情的服务拉近距离。

(郑大令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