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电力 >新闻详情

“答案在现场,办法在脚下” 杨崇岚“检”守光明勇担当

2025-11-14 17:52:32 稿件来源:推广 编辑:王颖校对:魏文红责任编辑:刘艳审核:杨璐

脚步声由远及近,杨崇岚推门而入。这位正在国网岷江供电公司岷北分公司挂职的“90后”青年骨干,刚从汶川赶回。蓝色工装袖口沾有尘土,脸上带着些许疲惫,眼神却明亮锐利。

忙,是杨崇岚的工作常态。原定的采访因他处理现场事务而推迟了一小时。见面时他连连致歉,而这份真诚,更深植于他对电力工作的极致认真与硬核坚守之中。

作为守护电网安全的“前哨尖兵”,杨崇岚和同事们坚守防线,守护岷江供区内千家万户、众多企业的安全用电。他也用行动,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干部“挑大梁、勇争先”的担当。

微信图片_20251113145642_41_1049_副本.jpg

杨崇岚(左一)对即将投运的变电站开展验收工作

一线砺剑以韧劲啃下“硬骨头”

“答案在现场,办法在脚下。坐在办公室发现不了问题,深入现场才能保障安全生产。尤其,对我们电力运检领域而言。”杨崇岚开门见山,语速快而清晰。从2016年踏入行业的电力新兵,到如今的生产技术科科长,9年间,他以“苦练本领,啃硬骨头”的韧劲,在守护电力安全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电力企业的生产服务属性决定了电力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寸线路、每一台设备,都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光明。”这是杨崇岚常挂在嘴边的话。2016年,刚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的他,带着书本里的理论知识,成为一名变电运维工。但,对于初入职场的他来说,现场的复杂远超课本描述,面对变电站密密麻麻的设备以及千头万绪的工作,他竟一时无从下手。

微信图片_20251113145657_42_1049_副本.jpg

杨崇岚(右一)与同事正在处理变电站事故

“既然选择了这行,就必须练出真本事。”不服输的杨崇岚开启了“苦修模式”,白天扎根现场,跟着师傅了解设备原理及运行规程,把操作细节记在本子上。晚上下班回家,对照规程手册逐一梳理,将理论与实践对应起来。周末主动留守变电站,对着设备图纸反复钻研,直到摸清每一台设备的 “脾气”。

这份韧劲,在阿坝漩口110千伏百杨线改迁工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时,为保障国道317线四川省川甘青交接地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对原110千伏百杨线开展部分区段的迁改工作,面临着大档距、大跨越、大转角、大高差四大技术难点叠加的困境,施工难度远超预期。“山高路险,设备运不上去。地形复杂,基础施工难以推进,时间紧凑,各环节必须高效衔接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杨崇岚记忆犹新。

作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为攻克难题,他索性把“家”搬到了施工现场,白天顶着烈日在山间坚守,指挥施工、排查隐患,保障安全,浑身沾满尘土,灰头土脸成了常态。晚上在临时组建的项目部里,和技术团队一起研究方案,反复根据测算数据进行校核验算,调整施工工艺方法,确保项目安全万无一失。

经过连续半年多的奋战,团队终于摸索出一套适配“四大”技术难点叠加的施工方法,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只要能保障施工安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迁改工作,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再苦再累都值得。”杨崇岚说。

正是这份“啃硬骨头”的韧劲,让他在一线迅速成长,并连续多年获评“安全生产业绩优秀个人”。荣誉背后,是他始终坚信的理念:“真正的问题,必须走出办公室,到现场才能解决。” 

创新赋能以智慧筑牢“安全盾”

“电力安全不仅要靠坚守,更要靠创新。”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杨崇岚深刻认识到,传统的运维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运维智能化需求,为电网装上“智能防护盾”迫在眉睫。

变压器是供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2023年,岷江公司完成第一个智慧变电站建成投运。“以前全靠人工巡视,效率低,成本高,部分隐患难以及时发现。”他说,为了实现精准监测,进一步提升对智慧变电站变压器运行工况的监测,他带领创新团队扎根变电站,从反复研究传感器,到安装位置、数据传输方案,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历经无数次调试,团队成功搭建起一套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全托管物联网 MQTT平台,通过在变压器上安装传感器,实时捕捉振动、声纹频率等运行数据,后台系统根据数据变化自动判断设备状态,实现从“人工巡检”到“智能预警”的转变。杨崇岚自豪地说 ,设备隐患发现率大幅上升,运维效率提升了30%以上。该成果也荣获四川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成果奖。

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和高标准要求,杨崇岚身上有着强烈的“本领恐慌”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作为掌管生产运维的科长,他在深耕电气工程专业的同时,考取了土木工程职称和二级造价工程师证书,实现了“电气+土木+造价”的知识融合与贯通。这种跨界优势,在工作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在电网改造项目中,他既能凭借电气专业知识优化方案设计,又能利用土木知识解决基础施工难题,还能通过造价知识精准核算成本防范审计巡察风险,为项目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作为国网岷江供电公司岷南分公司生产技术科科长,杨崇岚仍保持着深入一线的习惯:白天外出巡查、晚上回办公室处理事务,已成为他的日常。“无论岗位如何变化,守护电网安全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他语气坚定,目光炯炯。

(刘捷  罗苑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