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天府森林四库”播种·向新①丨破土新生绿满山

2025-11-17 14:57:25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开栏语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立足多年厚植的森林“家底”,四川全面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与新成效。连日来,记者深入“天府森林四库”示范建设现场,走访技术人员、对话专家学者,感受“四库”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探寻绿色发展背后的新故事。即日起,四川经济网、川经瞭望推出“天府森林四库”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海报制作:唐千惠

冬日的巴蜀大地,是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

从川西高原的雪岭逶迤,到盆地丘陵的层林尽染,在这积蓄与孕育希望的季节里,一场关乎绿水青山“底色”与金山银山“成色”的变革,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根、默默生长。

去年11月,四川省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工作会议召开,为四川林业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崭新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时隔一年,这颗承载着生态希望与发展智慧的“种子”已破土而出,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新”生力量。

这份“新”,既源于纸质蓝图上前瞻科学的顶层设计,也来自广袤山林间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

埋下“新种子” 顶层设计的科学擘画

10月下旬,四川首批林草碳普惠项目在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成功落地。

来自雅安市宝兴县、天全县以及绵阳市三台县的森林经营碳普惠项目共完成碳汇交易10654吨,总成交金额62.9万元。

聚焦“天府森林碳库”建设目标,四川持续提升林草生态资源固碳增汇能力。与之同步,另一场关乎民生福祉的“金色丰收”也在巴蜀林间上演。

11月15日,走进自贡市富顺县琵琶镇洞上村的油茶林里,“花果同期”的独特景观让记者眼前一亮。林间,村民们正穿梭忙碌,采摘、装运……欢声笑语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收成不错!我家7亩油茶,估计能打下2800多斤茶籽。”村民王诚斌一边利落地采摘,一边算着增收账,“卖茶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农闲时在基地务工,每天还有80元工钱,守着家门口,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王诚斌的喜悦,是当地油茶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琵琶镇以洞上村、青山村为核心,大力发展油茶种植,总面积已超4000亩。小小的油茶果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金果子”。

聚焦“天府森林粮库”建设目标,四川坚持向森林要食物,不断让“绿水青山”转化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山银山”。

四川省首批林草碳普惠项目获碳中和荣誉证书(省林草局供图)

碳库“交易”、粮库“丰收”,这些发生在四川各地的鲜活故事,都源于一个共同的顶层设计——建设“天府森林四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林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更要求四川,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立足维护粮食安全、践行大食物观,四川依托丰富森林资源,先行部署开展“天府森林粮库”建设,推动林粮生产多元化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

不囿于“粮库”成果,不局限于单一维度,在此基础上,四川进一步统筹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建设,推动“四库”联动,更加注重提质增效、产业振兴与民生改善,实现从“森林粮库”向“森林四库”的深化拓展。

去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实施方案》,从四项建设内容、十四项具体措施、三方面保障措施入手,部署高水平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

在具体目标上,更是提出,到2030年,全省森林面积达到2.65亿亩,森林蓄水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林业综合产值达到1万亿元,“林粮”经营面积达到1亿亩,森林碳储量达到10亿吨。

蓄水于山,藏粮于林,摇钱于树,固碳于木!埋下发展的“新种子”,四川各地开足马力,解锁森林“宝库”密码,释放保护与发展的绿色潜能,生动描绘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催生“新萌芽” 地方实践的生动写照

顶层设计的“种子”一旦播下,便催生出实践的万千新芽。

在绵阳市平武县,平通羌族乡桅杆村村民王建国将老宅改造成“岷山度假民宿”,每到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以前守着山林愁生计,现在靠森林旅游年入20多万元!”

平武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徐大东介绍,目前,平武全县共建成精品民宿93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4家,16个自然教育驿站开发47个产品,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8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9亿元。“报恩飨礼”品牌也打响名气,厚朴牙膏、果梅青梅酒等产品上半年销售额达2.56亿元。

平武县平通羌族乡桅杆村(图源:平武县人民政府网站)

钱库“生金”,水库“蓄水”。

在雅安市荥经县,近年来,当地累计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5万亩,开展义务植树100余万株,每年近4万吨的鲜笋产量不仅带动1.4万户农户年均增收近万元,科学经营更提升了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

“以方竹基地建设为例,我们采用等高线种植、生态施肥等技术,避免水土流失,中药材种植实行‘林下仿野生’模式,不破坏原生植被,让森林生态系统保持完整。”荥经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些举措成效显著:荥经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1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森林水土保持能力持续提升,“森林水库”的功能愈发强劲。

从县域到市域,一幅“新绿萌动、破土成势”的巴蜀画卷正加速铺展:

绵阳市部署建设“森林四库”强市;

达州市积极建设全省“森林四库”先行市;

凉山州大力建设“天府森林四库”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宜宾市和泸州市签署《共建“天府森林四库”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合作协议》……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7个市(州)制定出台了“森林四库”建设规划或方案,“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如火如荼。

IMG_7534

空山国家森林公园(省林草局提供)

从一地一隅,到全域全局。今年,四川陆续编制印发《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工作指南》,研究制定《科技赋能“天府森林四库”建设行动方案》《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助推“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指导意见》《建设“天府森林四库”林下经济行动方案》等配套政策,形成了建设“天府森林四库”统计监测制度等具体措施。

“我们抓实重点项目,着力抓好一批‘水、钱、粮、碳’示范项目,以点带面促进发展。”省林草局天府森林四库工作专班副组长崔晓亮介绍道,年,四川启动建设“天府森林四库”营造林项目193个,10个林草项目被纳入“双重”规划。

播种希望,向新而行。

当前,四川正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致力于将沉睡的森林资源全面激活,让“水库”的涵养能力更强、“钱库”的增收渠道更广、“粮库”的食物供给更丰、“碳库”的生态价值更实,汇聚成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绿色动能。

(四川经济网记者 蒋师帅 李露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