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爱护古柏,就是爱护家乡、爱护历史!”11月16日,在巡护的路上,剑阁县柳沟镇生态护林员张玉富告诉记者。
“我每天骑车到达三棵树,便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每天到这儿,我都要在‘树王’下坐一会。‘树王’已有1700余岁了,4个人才能合抱。”到了桥湾,张玉富满脸幸福地在“树王”下席地而坐。
自2018年担任柳沟镇新民村第二批生态护林员以来,张玉富始终以守护古蜀道生态为己任,凭借对412株古柏的7年坚守,在11月6日获评“绿水青山守望者”全国十佳生态护林员,成为全省此次唯一获此殊荣的护林员。

张玉富正在查看柏树情况
用脚步丈量责任 以赤诚守护绿荫
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位于剑阁县境内,绵延450公里,以古柏及其生存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7800余株蜀道古树形成了目前世界上现存树龄最古老、规模最庞大、保存最完整的行道树群,最高树龄2300年。
千百年前种下的古树,在此得到了极好的保护和传承,为世人留下不可估量的“绿色文物”与“绿色财富”。张玉富便是保护这片古树群的护林员之一。
7年来,张玉富以守护古蜀道生态为己任,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赤诚守护绿荫。
古驿道要求步行,巡护“五件套”(红马褂、军用包、镰刀、小喇叭、水杯)是护林员们的标配。张玉富所巡护的路段为蜀道翠云廊柳沟段(三棵树到江东庙),沿路有千年古柏412株,单程5公里。每日清晨,他便背负行囊踏上巡护之路,风雨无阻地穿梭于古蜀道沿线,悉心呵护着辖区内的古柏。面对人为破坏行为,他坚守原则、铁面无私,以果敢担当制止侵害;遭遇天灾隐患威胁,他冲锋在前、迎难而上,第一时间排除险情,用实际行动践行“古柏守护人”的职责。

张玉富正在挂树牌
制个性“古柏档案” 创护林“四字真经”
作为蜀道翠云廊柳沟段的“守护者”,张玉富管护的412株古柏中,树龄最长的已逾千年。为了摸清每棵树的“脾气”,他自制了一本“古柏档案”,里面详细记录着每一株古柏的树干周长、病虫害情况和生长态势……
在马房湾,张玉富习惯性地瞅了瞅路边的住户人家,见有门开着的,便前去搭搭话,话里话外都是“防火安全、保护古柏、人人有责”。
“马房湾段有10余户人家,房子都与古柏树离得近。每家住宅面积有限,特别是农忙时,总有住户在古柏树下临时堆放柴火、秸秆等。”张玉富说,他就挨家挨户地上门宣传防火知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难缠户,责怪他多管闲事。越是如此,张玉富越是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给乡亲们讲道理。
“保护古柏、人人有责。”走在周家坡古柏石基处,一块石头平面上写下几个大字,张玉富笑着说:“我的字写得不好,还得多练。”在他巡护的路段,只要有平面的石壁,他都会写上这样的宣传标语,这是他从2018年当护林员以来所坚持不变的习惯之一。
巡护工作单调艰苦,平时无休假日,张玉富巡护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黄胶鞋。长久的日晒雨淋,让他看上去比同龄人要显老。“作为一名古柏护林员,看好树、守好树是我的职责。”这是张玉富常挂在嘴边的话。
“说”在嘴上,“看”在眼里,“跑”在腿上,“落”在实处。“说、看、跑、落”是张玉富开展护林工作的“四字真经”。正是他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护林情愫,才换来了千年古柏的郁郁葱葱。
(许甜甜 朱斗峰 四川经济网记者 侯东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