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李洋)11月19日,记者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近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法院、省发展改革委等14个省级部门制定《推动全省建筑业做优做强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从6大方面推出14条举措,推动建筑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助力“四川建造”升级版建设。政策自2025年11月13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在培优做强市场主体方面,四川坚持“建筑强省”必先“建筑强企”,一方面建立政企结对帮扶机制,支持骨干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组建“大建工”集团,向“投融建营”一体化综合承包商转型;另一方面全面清理政策壁垒,支持民营企业与央企、国企组建联合体参与重大项目,培育“专精特新”民营建筑企业,保障企业公平竞争权益。
推动建造方式变革成为政策重点发力方向。《若干措施》明确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装配化技术向房建、市政、交通、水利等多领域延伸,对高装配率项目给予省级专项资金奖补;支持成都、绵阳等7个地区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链产品基地,部品部件生产企业智能化技改可享受工业企业优惠政策;实施“1+N”建筑产业园区建设行动,引导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并给予土地和税费优惠;同时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支持企业在数字设计、智能施工等领域攻关,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同步推进。政策鼓励企业拓展桥梁隧道、综合管廊、水利工程、电力能源等高附加值领域业务,积极参与“三大工程”、城市更新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引导企业深耕西南、西北传统市场,拓展粤港澳、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培育外向型骨干企业。
人才支撑力度持续加大。人才培养上,推行“院校+基地+工地”产教融合模式,支持专业技术人才申报省级专家库、承接“揭榜挂帅”项目,职称评审向业绩突出者倾斜,探索对企业培养自有技术工人给予财政补贴。
金融支持方面,《若干措施》明确政府投资和国有投资项目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不低于80%,全面推行保证保险、银行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扩大抵押质押物范围,支持企业发债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良好企业发放纯信用贷款,对智能建造、绿色建筑等项目给予优惠利率。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四川将建立资质审批服务指导机制,加大高等级资质培育力度,明确联合体业绩可作为资质申报和投标依据;同时深化建筑市场突出问题治理,严查违法发包、转包、挂靠等行为,全覆盖落实项目实名制管理,构建以信用评价为基础的差异化监管体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