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山水如画,文化出圈。一业起,百业兴。
晏家坝村见证着农耕文化传承中的深耕细作;天府花溪游人纷至沓来,彰显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街头巷尾新业态活力迸发,印证全域文旅事业蓬勃发展的向上姿态……
近年来,资阳市雁江区锚定“成都都市圈近郊游基地”建设目标,以文化赋能旅游、以旅游激活产业,推动文化广电旅游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文旅产业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文旅+”开拓新格局 产业风光为城市增光添彩
5月23日—6月2日,“鲜香一夏·乐享虾宴”资阳市雁江区2025年小龙虾美食周活动举行。夏日炎炎,夜幕下的雁江街头巷尾弥漫着小龙虾的鲜香,吸引众多食客前来品尝。

2025年雁江小龙虾美食周中和镇集中品鉴区
透过这场热闹的文旅活动,“剥” 开小龙虾,表面看是“文旅搭台”,实质上是“产业唱戏”。喜欢美食佳肴的,能在雁江这场龙虾盛宴中大快朵颐——鱼香、麻辣、咸蛋黄等23种口味的小龙虾,为四面八方的老饕带来极致味觉享受。喜欢风土人情,可以走进水巷子或者向阳社区铁二村,体验雁城的市井风情。喜欢亲近山水,可以在水龙灵畅游身心……
活动期间,每一位游客,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农文旅不分家,旅游的背后,产业风光为城市增光添彩。
浓厚的自然底色为“文旅 +”拓展出新格局,天府旅游名村——保和镇晏家坝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保和镇黄谷村以独特的产业风光吸引众多游人走进山山水水。在文化的滋养下,振声川剧非遗体验基地入选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体验基地,并被评为全省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

叮叮集市
依托文旅项目,雁江围绕沱江资源、温泉康养、农文旅融合等重点方向,策划包装文旅招商引资项目28个,争资项目22个。打造爱宝秀天空乐园、叮叮集市、森呼溪露营基地、水龙灵温泉度假村、雁城印象文创街区等6处文旅新消费场景,有效满足了市民游客多元化、品质化的体验需求。其中,晏家坝乡村公园、天府花溪入选全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获得省级资金补助用于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丰富经营业态,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大幅提升。

爱宝秀天空乐园
随着一个个“文旅+”项目套餐的推出,雁江文旅消费持续升温。连续成功举办赏花季、小龙虾美食周等品牌节会活动,吸引游客167万余人次,拉动直接消费7200余万元。2025年首次创新举办字库山新春灯会,活动历时23天,吸引50余户商家入驻,接待游客近15万人,拉动消费近1000万元。
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文化福祉“加码”幸福底色
“不用走远路,不花一分钱,就可以歇歇脚、避避暑,还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在雁江区图书馆内,市民的赞叹道出了公共服务的温度。“十四五”以来,雁江持续健全公益性、基本性、均等化、便利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让文旅惠民覆盖城乡、惠及全民。

雁江区图书馆开展趣味竞猜活动
文化服务场馆的持续完善,源自文旅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37个基层文化阵地进行改造提升。2025年,雁江启动“文旅管家”服务项目,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层文化服务,让优质文化直达基层。

“文旅管家”服务项目走进伍隍镇铜钟小学
同时,雁江推动总分馆制建设,建成文化馆和图书馆分馆36个,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雁江年均组织开展“戏曲进社区”“非遗进景区”“表演进乡村”等各类文化活动超百场。区图书馆连续三届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其阅读推广项目被评为全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区文化馆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全省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优秀团队,“以乐为歌、与爱相伴”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省最美文旅志愿服务项目。
文化遗产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雁江区积极配合省考古研究院开展濛溪河遗址群考古发掘,并积极争取中省文保资金实施半月山摩崖造像保护修缮工程、黄氏宗祠保护修缮工程。同时,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常态化开展东峰剪纸、堪嘉高台狮舞等特色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

雁江区邀请专家开展半月山摩崖造像保护修缮
如今的雁江,一个个具有雁江特色和优势的文旅融合业态蓬勃发展,文旅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这片充满文化与内涵的土地,正书写着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将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提升雁江文化实力,让“诗和远方”的美好愿景在雁江大地上绽放光彩。
(刘佳雨 四川经济网记者 汤斌)
(资阳融媒体中心供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