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最新《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雅安市石棉县特产“石棉草科鸡”成功入选,成为全市唯一上榜品种。这一源自贡嘎山南麓的珍稀家禽,再次引发关注。近日,笔者走进石棉县永和乡的草科鸡保种选育场,并探访城区主打草科鸡汤锅的餐饮门店,实地感受这一国家级保护品种的独特魅力与产业活力。

草科鸡
石棉草科鸡于1982年农业综合区划调查时发现并以其原产地“草科”命名,作为肉、蛋、药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其体型浑圆硕大,成年公鸡体重可达3.7至6公斤,母鸡为3.1至4.2公斤,胸腿肌占比高达40%至50%,肉质紧实鲜嫩。检测数据显示,草科鸡蛋白质含量较普通肉鸡高出2.8%,脂肪含量低5%,氨基酸配比均衡,尤其富含赖氨酸和蛋氨酸。
石棉县农业农村局畜牧站站长、高级畜牧师李广锦介绍道:“草科鸡养殖周期比普通肉鸡长,普通肉鸡大概四个月左右出栏,草科鸡要6个月以后才能出栏。也正因如此,它的肉质更好,能让大家品尝到小时候那种原汁原味的鸡肉味道。”
在石棉县草科鸡保种选育场内,笔者看到,数千只草科鸡活跃于林间。据保种场负责人冯学勇介绍,这些鸡群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自由采食林间嫩草与昆虫,仅辅以玉米等五谷杂粮,充分体现生态放养模式。
草科鸡的优良品质不仅体现在养殖环节,也在餐饮市场赢得广泛认可。在冯学勇经营的汤锅店内,招牌“原味草科鸡”成为每桌必点。店员将现宰草科鸡炒香后慢炖,汤色金黄透亮、入口醇厚鲜美,搭配特制剁椒蘸料,吸引众多回头客。
这条从山林到餐桌的产业链,正是石棉草科鸡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据石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草科鸡于2006年被编入《中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2024年荣获农业农村部特质农品认证,如今跻身国家级保护名录,标志着其从“地方特产”升级为“国家战略资源”。
目前,石棉草科鸡产业已形成“一核一场”发展布局,政府部门着力建设核心保种场,努力培育备份场。全县常年保有草科鸡黑羽乌骨、麻黄羽白皮、黑羽白皮三个品系共5000只选育群体。同时,建有设计存栏1万只种鸡的“育繁推”中心(备份场),以及年出栏40万只的优质草科鸡养殖基地,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石棉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