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当下,先进材料正成为支撑未来产业体系的关键变量。对四川而言,先进材料不仅是产业体系的“底座”,更是建设国家战略腹地的重要支撑。从攀西的钒钛稀土,到雅安、甘孜、阿坝的硬岩锂矿,再到乐山、宜宾的光伏和动力电池新材料产业带,一条覆盖“资源—材料—制造—应用”的产业链条正加速成形。
“十四五”期间,四川先进材料产业规模、链条韧性、创新能力全面跃升,成为六大优势产业中基础稳固、发展强劲的板块之一。面向“十五五”,四川明确把先进材料作为构筑未来产业优势的战略方向,通过创新驱动、强链补链和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巩固“材料强省”地位。

四川射洪经济开发区锂电产业集群
从资源大省迈向材料强省
四川先进材料产业底盘更稳、更厚、更强
四川发展先进材料,有资源优势,有能源优势,更有持续完善的政策体系和不断增强的产业基础。
“先进材料对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重大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是四川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着力点。四川拥有别人没有,也很难拥有的资源和能源基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材料工业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该负责人摊开一份材料,指向几个关键数字:“单党坝一地探明锂资源储量就达112万吨,是亚洲最大的硬岩型单体锂矿;全省硬岩锂矿储量占全国的57%。这意味着动力电池最核心的材料基础天然扎根在四川。”
四川的优势远不止锂。
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矿,是全国最富集的战略性资源;四川拥有全国最大的氟碳铈型独立稀土矿,全省稀土查明资源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已探明矿产136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8.6%,其中8种查明资源量居全国第一,锂、稀土等6种查明资源量居全国第二——四川已具备全国最为丰富、结构最优的战略性矿产组合。
资源强,更要能源稳。
先进材料属于典型的“资源×能源”产业,我省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近1.2亿千瓦,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为硅料、钛材、锂盐等高能耗材料提供了稳定而低碳的电力基础。“在硅料、锂电材料产业里,电力的成本和稳定性就是竞争力。四川的绿电,让企业算得清账、稳得住心。”该位负责人说。
在乐山、宜宾调研时,多家企业告诉记者:“稳定的能耗环境,是四川吸引先进材料企业落地的核心要素之一。”
资源与能源叠加,使四川具备向高端材料产业跃升的坚实底座。而更重要的是,四川先进材料产业的规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目前,全省规上先进材料企业超过3000家,从通威、天齐锂业到盛新锂能,从冶金材料到光伏硅料、锂电材料,一条条完整而稳固的产业链已加速成势。
在全球光伏、锂电材料价格普遍下行的2024年,四川先进材料产业仍实现营收7787.1亿元、增加值增长9.2%,在全省六大优势产业中位居第二。“不是逆势,而是底盘厚。”该位负责人总结,“资源强、能源稳、链条全,这是四川先进材料产业‘稳得住’‘冲得起’的底气所在。”
四川,正从资源大省加速迈向材料强省,并在全国材料产业版图中形成愈加稳固的战略地位。

和光同程光伏生产基地
从多点突破到体系成势
“十四五”实现全链条体系化跃升
“十四五”是四川先进材料产业由“分散优势”迈向“体系竞争力”的关键五年。资源禀赋、产业链条、政策体系和创新能力在这一阶段加速耦合,分布在不同城市、不同环节的材料产业逐步形成支撑全省未来产业布局的“战略底座”。锂电和晶硅光伏,是这一跃升最鲜明的体现。
——宜宾,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样本”。
在宜宾,高技术含量的先进材料制造业正在重塑传统工厂的样貌。
记者走进和光同程光伏科技5G智能工厂,只见AGV机器人无声穿梭,AI系统深度参与质检、追溯、分色,设备数据采集率、在线监控覆盖率均达100%。依托这套智能系统,该企业一期项目20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从开工到首片下线仅用时147天,刷新业内同等规模、工艺路线下建设最快纪录。效率背后,是宜宾先进材料企业之间正在形成的技术互补、订单协同和应用联动。
距离和光同程不远的四川英发睿能科技,通过“签约即开工、开工即投产”的速度展示产业集聚效应。该项目总投资215亿元,规划45GW太阳能电池片和24GW直拉单晶硅棒产能,项目完成后年产值达500亿元,是宜宾先进材料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支点。与此同时,宁德时代、通威太阳能等龙头持续扩能,使宜宾锂电链条从正负极、电解液、隔膜到电池制造和系统集成逐步闭合,形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动力电池材料集群。
——乐山,从“光伏基地”走向“产业链核心节点”。
如果说宜宾展现的是新质生产力的速度,那么乐山呈现的则是材料产业链的深度与韧性。
作为全国光伏材料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乐山在“十四五”期间迎来新一轮跃升:已形成38万吨多晶硅、71GW单晶拉棒切方、38GW硅片生产能力,多晶硅产能、品质位列全球“第一方阵”,全球前十的光伏企业中有5家在此布局,全球首个高效异质结HBC电池片量产基地建成投运;通威永祥的高纯晶硅“永祥法”、协鑫的颗粒硅工艺等关键技术突破,让乐山在全球光伏技术领域持续保持重要地位。
尤其是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乐山光伏产业展现出的稳定性凸显其产业基础的深厚。2020年至2023年,乐山光伏产业产值、利润、税收分别增长10倍、70倍和86倍,“成眉乐宜”晶硅光伏走廊的成型,使乐山不再只是单点支撑,而是成为西南光伏制造体系的核心节点。
——多点联动、协同成势,四川材料产业实现“全链条体系化跃升”。
四川先进材料的跃升,并非依靠单一城市的崛起,而是通过多城市联动、链条协同延伸而实现的系统性增长。
遂宁的正负极材料、眉山的锂盐加工、成都的关键零部件与创新平台,与宜宾、乐山共同构成四川锂电和光伏产业链的“多点支撑”,使四川成为全国少数同时具备完整锂电材料链和光伏材料链的省份。
这一跃升的背后,是政策、项目、创新的系统驱动。3年来,四川围绕先进材料密集出台10余项专项政策,涵盖锂电、光伏、钒钛、稀土、绿色建材等重点方向;“链长制”让企业难题得以及时解决;绿电保障机制为材料产业提供低碳能源基础;100余个国省级创新平台推动技术迭代。
项目的密集落地进一步巩固了产业链体系。协鑫年产3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投产,全国最大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项目开工,雅化、天齐、盛新的锂盐扩产持续推进。2024年,全省先进材料在建重大项目超过150个,总投资超1400亿元,成为四川从“材料大省”迈向“材料强省”的关键支撑力。

通威太阳能高效电池片
“三条主线”齐头并进
“十五五”加速迈向世界级材料产业高地
如果说“十四五”让四川先进材料产业“站稳脚”,建立了从资源到产业、从链条到集群的基本格局,那么“十五五”将是四川迈向更高能级的关键时期。记者在调研中明显感受到:一幅面向未来的产业新图景,正在变得愈发清晰。
四川先进材料不再满足于“链条完整”,而是向“链条高端”“布局协同”“技术引领”进发,形成“三条主线”的发展逻辑。
——主线一:从“完整链条”向“高端链条”迈进,创新成为第一驱动力。
在锂电、光伏等产业领域,四川已构建起全国最完整的材料链条。但未来竞争不再是“链条是否齐全”,而是“关键环节能否领跑”。
记者注意到,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将固态电池材料、下一代高效光伏电池材料、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钛合金及玄武岩纤维等列为未来突破方向。
为此,四川已启动新一代创新平台体系:光伏产业研究院、新能源新材料研究院、钒钛新材料创新中心等逐步落地,中试验证体系持续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强化。
未来五年,四川将在材料科学这一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发力,在更多关键材料领域争取占据全国乃至全球领先地位。
——主线二:从“多点布局”向“板块协同”演进,形成“材料森林”。
四川先进材料产业的未来格局,不再是宜宾做锂电、乐山做硅料、攀西做钒钛的“分散图景”,而是更多呈现板块式、体系化发展。
乐山将继续作为全国硅材料和光伏全链条的重要支点;宜宾—遂宁—眉山—成都将构建更紧密的锂电材料与动力电池产业带;攀西地区依托钒钛稀土,将向金属材料深加工挺进,成为高端材料的重要支撑区。
三个板块相互支撑、彼此带动,形成国内少见的“多材料并行、多链条交织、多产业互促”的“材料森林”。业内普遍认为,这将成为四川先进材料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主线三:从“产业跟随者”向“技术定义者”迈进,提升全球价值链“话语权”。
在不少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四川材料产业已明确提出面向未来要“引领技术、定义标准”。
超高纯石墨、先进稀土磁性材料、新一代储能材料、航空航天用高端材料等方向,是我国长期面临“卡脖子”的关键环节。未来五年,四川将在这些领域持续推进联合攻关,建设重大科研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争取在更多材料细分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影响力。

乐山五通桥经济开发区晶硅光伏集聚地
先进材料托举四川未来产业的“硬脊梁”。
回望调研现场:宜宾5G光伏工厂中高速流转的电池片,乐山硅料车间里稳定跳动的数据曲线,遂宁动力电池材料生产线上持续运转的智能机械臂……这些先进材料产业活力四射的“日常瞬间”,正构成四川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最深沉、最可靠的力量。
先进材料,使四川拥有更稳固的基本盘、更完善的产业链、更强劲的创新能力,也赋予四川在全球产业竞逐中保持昂扬姿态的底气。
以材料为基、以创新为魂、以体系为势,四川正加速迈向世界级材料产业高地。以“材料之进”,托举四川“未来之兴”。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洋)
(经济和信息化厅供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