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11月25日,在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关口村,驻村第一书记金鑫一早便来到村民卢春孝家,关切地询问蜂箱制作和蜂蜜销售情况。
这已是他驻村的第三个年头。2023年8月至今,金鑫被国网广元供电公司派驻朝天区羊木镇关口村担任第一书记,近期被评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十佳驻村帮扶干部”。驻村以来,他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诠释担当,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解决民生难题,让这个曾经的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焕发出新的活力,走上了增收致富的“找金”路。
大老远瞅见卢春孝正弓着腰锯木头打蜂箱,金鑫快步上前,顺手接过老人手里的粗砂纸帮着打磨蜂箱边角:“卢叔,又忙到整蜂箱嗦。”“蜂王分家,现在有100多箱了,耗蜂箱。”76岁的老卢放下锯子,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眼里满是热乎气:“小金书记名字带‘金’,来了真给我们找‘金’!去年我家蜂蜜堆在屋角卖不动,他还发朋友圈、拍抖音四处吆喝,最后全出手了,卖了5000多块钱。”

驻村第一书记金鑫帮村民卢春孝拧插板螺丝
这一幕,正是金鑫把群众当亲人、乡亲们跟他“双向奔赴”的日常。自2023年8月驻村以来,他裤脚沾着泥土、鞋边带着草屑,把村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装在了心里,凭着实干担当,跟村“两委”一起给村民算“经济账”、办“致富事”,让大伙儿的认可度、获得感、幸福感满当当的。
驻村的首要事,就是摸透村情。金鑫到岗第一天,没急着开大会,背起背包就往村民家里钻。他常说:“家底摸不清,啥都干不到点子上。”近一个月时间,他走遍全村490多户,白天在田坎上跟村民拉家常,晚上在灯下整理笔记,把收集的问题一一分类。谁家要发展产业、谁家有病人等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关口村位于栈道之都、养生天堂的广元市朝天区西北部,是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2021年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开始对关口村结对帮扶,统筹4名帮扶人员驻村帮扶。
前期走访中,金鑫发现村里资源不少,就是缺个系统规划。于是,他和村“两委”一起很快定了“三个三”发展路子:搞核桃、枇杷、油桐三个种植园;养生猪、黄羊、土鸡三类生态畜禽;打造“莓在天赐”“峡沟映月”“神仙桥”三处农旅景点。这规划一出来,明确了产业方向,更把村民的干劲儿给点燃了。
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难题,金鑫赶紧找“娘家人”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帮忙,注册了“关口老岩”商标,给农产品提身价。还通过村集体基金入股、资产出租、消费帮扶等方法,让集体经济慢慢壮大起来。
2024年,村里集体经济收入达36.26万元,村民分红10.49万元。这串数字,是金鑫带着大伙儿干出来的成果,更是村民增收致富的盼头。拿到分红时,村民卢春红激动地说:“当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还能拿到分红款,这得谢谢金书记。”
“10.49万元,为集体经济收益的28.93%,全村1400多人,人均分得70元—75元红利。”关口村党支部书记冯万春说,去年分红的钱虽然不多,但也是村发展集体经济以来首次分红,老百姓心里特别踏实,我们也有信心发展好村集体经济。
关口村的变化,不止在“钱袋子”上,更体现在一件件民生实事里。2024年1月,得知5组半山腰10多户村民因天旱吃水难,需把大蓄水池的水抽到30米高的小池子里,金鑫立马上门收资料、交用电申请,协调羊木供电装表接电,很快就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题。
驻村这些年,金鑫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先后给村民解决了36个实际难题——从为留守老人理发打扫卫生、帮着卖蜂蜜到装抽水电表,从争取资金修新蓄水池、拓宽公路到改善村容村貌,每一件实事都暖到了村民心坎里。慢慢的他从刚来时的“外乡人”,变成了如今村民嘴边的“自家人”。
如今的关口村,枇杷树漫山遍野,生猪、黄羊成群,农旅景点迎来游客有了稳当的产业,基础设施也提上去了,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滋润,一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正徐徐铺开。就像村民们说的那样:“金书记来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喽。”
(李恒惠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