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苏俊 文/图)11月26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亮相在蓉举办的“新明大讲堂”,作为“跟着大家看电影”系列活动的嘉宾,以“河流的两种航向”为主题,结合其获奖作品《北上》,分享了关于“文学与影视的跨界叙事”的独到见解。
“跟着大家看电影”项目(系列活动)是成都市目前唯一的“文学—影视”转换孵化平台和版权交易平台,由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四川省作家协会指导,四川省电影家协会、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办。

活动现场
活动中,徐则臣围绕“河流的两种航向——从《北上》看文学与影视的跨界叙事”展开深度分享,并与对谈嘉宾共同拆解了文学IP影视化的核心密码。三个篇章层层递进的探讨方式,让全场始终兴趣高涨并热情涌动。
对谈的第一部分聚焦“叙事之变”,探讨《北上》中运河从小说里的“灵魂主角”到电视剧的视听化呈现,解析小说从双线并行的复调结构转为当代线为主的线性叙事的考量,以及如何在改编中平衡历史厚重感与观众接受度。第二部分直击“媒介之界”,剖析小说中内心沉思、历史象征等“不可译”内容的影视转化方案,比如剧集通过空镜、配乐等视听语言补偿文学留白,同时分享了小说风物志式细节的影视呈现与人物群像“家庭化聚合”的改编逻辑。第三部分升华至“跨界之思”,将《北上》改编引导至“精神提纯”还是“二次创作”的探讨,并提出文学与媒介“种子与大树”的理想关系,探讨改编中“忠实内核”与“创新表达”的平衡,并为创作者与观众提供了跨媒介欣赏的专业建议。

徐则臣作分享
整场分享干货密集、思辨深刻,引发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一位从事影视策划工作的张先生表示:“徐老师从叙事、媒介、跨界三个维度的解读太具启发性了,尤其是对《北上》结构改编和人物重塑的分析,让我对文学IP的影视转化有了更系统的认知,对今后的项目策划工作帮助极大。”
据介绍,“跟着‘大家’看电影”项目,旨在以成都百年新明电影院为载体,通过“新明大讲堂”汇聚名作家、名编剧、名导演于一堂,切实推进实施“文学—影视”转化计划、电影研学项目、人才培训项目,助力成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