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唐千惠)11月27日,中共四川省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会上,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杨立对《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起草情况进行介绍。

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杨立对《建议》起草情况进行介绍(鲍安华 摄)
《建议》起草工作是在省委常委会领导下开展的。王晓晖书记高度重视,去年底就对我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部署;今年以来,多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委专题会议研究“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及早部署《建议》起草工作并审定了起草方案;还部署有关省领导牵头开展18个重点课题研究,专门听取研究成果汇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王晓晖书记赴绵阳、阿坝、成都等地调研宣讲,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等传达学习中央全会精神,深化研究我省“十五五”规划工作。起草过程中,王晓晖书记多次作出指示,多次审阅修改《建议》,对主要目标、重要政策和重点举措反复斟酌研究,自始至终发挥了把关定向的重要作用。施小琳省长多次专题研究“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对《建议》提出重要修改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调研,省政府组织开展57个课题研究,省政协形成一批专题协商议政成果,这些都为《建议》起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杨立介绍,《建议》起草中重点把握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标中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统揽,全面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策部署,结合省情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系统谋划。
二是保持战略定力,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目标上一以贯之、任务上接续推进,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与时俱进谱新篇。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四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最大省情,注重运用改革办法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着力解决长期制约四川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是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5000余条,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吸收进来,让《建议》起草过程成为汇聚众智、凝聚共识的过程。
发布会现场,杨立还介绍了《建议》的主要内容,他表示,《建议》共三大板块、十二个部分、42条,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全面总结了“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成就。《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是四川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鲜明突出习近平总书记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擘画蓝图、指引方向,从七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重大成就,特别是全省经济总量跨过两个万亿元大关、跃升至全国第五位、实现历史性晋位,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具有标志性意义,为接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深入分析了“十五五”时期的形势任务。《建议》准确把握内外形势和省情特征,提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四川塑造发展新动能、形成竞争新优势的重要窗口期,在四川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强调既要迈过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发展转型的重要关口,又要在新起点上持续增强综合实力,巩固提升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能级位势。
三是科学作出了“十五五”发展的总体谋划。《建议》着眼全局和长远,提出了未来五年四川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了服务国家全局的战略使命。锚定“十五五”时期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从八个方面提出了一套目标体系,其中包括经济增速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化同步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等一系列目标都振奋人心,同时对2035年目标作了展望,绘制了四川未来发展的美好图景。
四是系统提出了“十五五”发展的重点举措。《建议》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强调建设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同时对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平安四川法治四川等作出部署。这样摆布既与中央《建议》精神保持总体一致,也体现了对省委发展战略的深化落实。
五是着重明确了“十五五”规划的保障措施。《建议》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汇聚调动各方面力量、健全规划制定和实施机制等工作,为顺利完成“十五五”规划任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机制保障。
相关推荐